【優人神鼓│11月│電子報 】疫情趨緩之時,祝願一切平安順遂

【優人神鼓│11月│電子報 】疫情趨緩之時,祝願一切平安順遂

‍疫情趨緩之時,祝願一切平安順遂

優人神鼓在11月完成兩部全新創作的演出,分別是文化部委託製作的《藏音天路》《亙古以來》線上劇場演出;《藏音天路》講述了轉山朝聖之旅中藏人們的生活哲學、宗教信仰中的文化精髓,同時也結合了台灣的文化元素;《亙古以來》來到了金瓜石的地質公園進行拍攝,講述了來自都市的女子在撒奇萊雅的請神歌謠中,遇到了諸神,開始一段成為「巫」的過程。
除了這兩部全新的創作,優人神鼓在11月也來到了屏東縣民公園演出《天地共舞》、宜蘭傳藝園區亞太傳統藝術節演出《聽海之心》及葫蘆墩文化中心演出《鼓聲圓滿》,歷經了上半年疫情的動盪與不安,很開心又可以回到舞台上用演出和大家見面,謝謝一直以來支持優人神鼓的所有朋友們,疫情趨緩之時,祝願一切平安順遂

舞台如參禪

文/優人神鼓藝術總監 -黃誌群
優的演員訓練是,身體中心、理智中心、情感中心的一體跟連結,而這三個中心的訓練,讓演員在台上能有飽滿的能量,當演員能將這三者結合成為「一個人」的狀態存在在舞台上,造就優的表演者充滿力量,我把這樣的狀態形容為參禪。
有一次去跟徹聖大師打禪,抵達當天晚上大家一起喝茶欣賞夜色,隔天一早上堂大師便問:「昨晚的月色如何?」大家便開始去參,也提出了很多見解,大師一聽便知道有沒有切到重點。大師以月來喻本性,一問一答,便知曉有沒有看到自己的本性。
舞台的呈現也是如此,因為有了平時的鍛鍊,上台即便只是簡單的走路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就像參禪一樣如實呈現,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這也正如同禪宗所說的:「只貴子眼正,不貴子行履。」
舞台上的清明是來自於每天不停的鍛鍊,從舞台上的走位、跟誰對戲,到每個鼓點的回應都清清清楚。我常說,一個演員在台上是不能興奮的,只能夠如實的做,做他平常做的事,這其中還有一個東西是很重要的—技巧及經驗的熟悉,熟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,熟才能生巧。
比如說:像情感中心的掌握,鼓點才能有韻味,但也必須要跟理智中心與技巧的熟悉連結,無論是太過理智或太過情感都不行,達到一個平衡後,一個表演者才能動作精準,同時也能打破框架,把內在的情感傳達出來。
表演大師果托夫斯基曾說:「表演就像一條河的兩岸,有了兩岸水才能流動。」而我形容這個流動就是情感中心,把我們帶到未知的大海,這兩岸便是理智和身體、自律和技術,也是水才能流動的關鍵。

‍力量之故鄉

文/優人神鼓團員-姚喻文
最近常在思考,對於表演者來說有一個排練的「家」,一個固定與自身訓練產生關係的空間,是相當珍貴且重要的。
日本戲劇家鈴木忠志曾形容能劇的表演者:「他們的身體裡有一種我們稱作『行為的故鄉』的基準點(專屬能劇的舞台)。因此不管在什麼地方演出,演員都可以計算出身體與空間的關係——世俗空間裡的裂縫,已存在於能劇演員的體內。......因為他真的了解自己表演的環境為何、該站哪裡,演員的身體看的到、感受的到能舞台的柱子,所以觀眾會覺得這些演員好像棲身於某種神聖的空間。」
如此一說,表演者與排練場的關係不只是情感的,更是關乎身體與空間的連結,而其中所賦予的內在安全感、創造性、張力,成為演員在舞台上重要的存在感之依據。
優人這幾年逐漸在我心中長成一個家——於外部空間,優人在木柵老泉山上的排練場有幾個大區域,分別是:入山前的優人之路、舞台區、禪堂、後山,及其對應二十四時、日夜星辰、及大氣中的變化;於內部空間,傳承自葛氏、若瑀姐的訓練,和傳承自東方精神的擊鼓、武術、靜坐慢行等等,同樣扎下某種功夫、回到自身的修行,是不可不提的非物質空間之建立;於其他空間,如雲腳台灣、溯計畫等等,與人、土地、儀式的連結,更是內外部空間同時的映照。
有一天早上當我在慢行時,突然感覺一棵排練場上的樹在召喚我。當下就走向它,抱著那棵樹——十幾二十分鐘過去,樹皮越來越溫和柔軟,甚至感受到一股白色的氣逆時針旋轉而上,通往整個排練場的天空......從未透過植物有如此奇特的連結,彷彿有某扇神秘的門被開啟;我回想起在山上訓練時,因為山林的不規則狀態常會逼出身體的警覺性,而出現一種強烈的內在張力和身體反應力;又有些時候麼都沒做,卻彷彿被山毫無批判的傾聽了,身心在其中擴張和流動,且有一種被巨大的溫柔包覆之感——這個優人的「家」,並非總是處於相同光線、溫濕度的均質空間中,而與自然環境的有機性密切連結,可能也因此形塑出一群在不斷變動中仍保留某種安定的表演者——能劇舞台上固定佈局所創造的神聖空間,在優人的排練場,就是一棵又一棵的樹、草地、野徑、天空。
若瑀姐常說:「優人有一座山,我們在山上打拳、打坐、打鼓。」以前的我總是注意到所謂三打訓練,而未發覺那座山、甚至連結到加州的那座穀倉、以及更久以前的......,這些特別的訓練空間,或許就是優人與家、與自然、與自身的連結之所,那股內在力量的故鄉。
優人神鼓11月13日(六)於屏東縣民公園的演出,這次演出比較特別的是要結合屏東縣民公園特殊的地景及環境空間,同時也必須考量到觀眾在園區內的動線,以《天地共舞》為題在園區中的「地景劇場」、「在水一方」、「秘境花園」、「地坑」及「糖晶體廣場」周遭安排了不一樣的演出,和觀眾可以有遠也有近的互動,以藝術和地景進行對話,帶給觀眾朋友們一場全新的沉浸式演出。

‍平面攝影/陳懷恩、白可心、張皓然

 若有任何疑問或需求,請來電02-2938-8188、

或寄信至utheatre@tpts8.seed.net.tw

將有專人為您服務。